養小孩這幾年偶爾會遇到朋友問我:“詹溫蒂妳會打小孩嗎?”,
答案是“我會!我會打小孩!”,
當然我不是拿藤條或是皮帶用力抽打小孩,
我只是用我本人愛的小手打打他們肥嫩的小手或是小腳或是小屁股。
這幾天剛好讀到一篇文章“你會處罰孩子嗎?”,
作者在文中的論述我大致上同意,
尤其是最後一段,完全深得我心,
沒錯!!為人父母的要用愛鼓勵擁抱與讚美等正面能量來帶領孩子成長!!
既然如此,我為什麼還會打小孩?
首先,我認為適當的小體罰並不是萬惡的淵藪,
每次處罰孩子前,都該問問自己”我為什麼處罰他?這樣的處罰有用嗎?“,
有用就處罰,沒用的話,處罰來心酸的嗎?!
其次,我還認為,小體罰是用來對付小小孩的,孩子越大越不可打!
我對孩子的小體罰最早可以追朔到兩個人才剛會爬的階段,
他們兩個人在此爬行性動物時期對周遭環境充滿了無比的好奇心,
什麼都想摸摸看,什麼都想玩,
拿到手後也都肯定立馬往嘴裡送,
為了安全,我除了馬上把他們抱離開危險物品之外,
嘴裡還會不停的唸”插頭很危險,不是玩具,不可以碰喔!“,
”電線很危險,不是玩具,不可以碰喔!“,
”這東西尖尖刺刺硬硬的,不可以放嘴巴裡喔!“,
然後,我都會輕輕的拍打他們的小手一下以示警告,
我的理由是,
我無法要求才八個月大的孩子完全理解插頭與電線的危險性在哪裡,
但是我必須很快速的建立起孩子腦子裡”插頭與電線等危險物品不可以碰“的觀念,
輕輕打他一下,讓他稍微覺得痛,
下次要碰危險物品前,想起媽媽說”不可以“想起”會痛“的感覺,
進而很自然“趨吉避凶”的不再去碰危險物品;
這類的小體罰我只用在他們對事物還無法全然理解的時期,
等到可以溝通後,
要他們遠離危險,最好的方法就是“說到他們明白為止!”,
陳可愛一歲半之後,我最常講的話之一就是“寶寶你過來,媽媽告訴你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做?為什麼這樣很危險?”。
這幾天我還額外重新檢視我會責罵陳可愛的情境,
我打算要提高“讓孩子自己去承擔責任”的比例,
像是自己打翻水或牛奶就要自己擦乾淨這一類的,
或是”說不要“前先想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不要,
還是只是貪玩或是故意說不要來唱反調,
一旦”我不要吃飯,我要玩”這句話出口一經確認無誤後,這頓飯就沒得吃了;
三歲的陳可愛到底能承擔多少責任與後果呢?
這必須經過“親身”實驗才會知道,姑且讓我放手一搏吧!
9/20/2014 (Saturday)
1).這個秋天我們幫陳可愛報名了游泳課和足球課兩項運動類的課程,
關於游泳,他自己是很喜歡的,
每次我們去游泳池或是水上樂園玩,
他都會要求我們陪著他不斷練習,
有時候甚至到了一種很令我感到匪夷所思的程度,
因為他會放著大好的溜滑梯或是遊樂設施甚至是玩具不去玩,
卻偏偏反覆的不斷重複練習著游泳動作;
至於足球,這是他第一次開始正式學習踢球,
試上的那一堂課,他簡直樂翻了,
踢得很認真,玩得超開心,
因為我找到的上課地點是室內足球場,
省了他自己以及全家人陪著他日曬雨淋的煩惱,
所以我毫不猶豫的就幫他報名了,
這堂課不是最初級的入門課,
是規劃給3~4歲小孩進入進階學習前的初段課程,
50分鐘的課程裡,除了熱身以及基本動作操練外,都是在踢球,
一整場下來運動量十足,十分值得啊!
2).今天的遊樂行程我規劃了去Academy of Sciences博物館玩,
好一陣子沒去了,當我告訴陳可愛今天要去“有恐龍骨頭的博物館玩”時,
他顯得非常興奮與期待,
也許真的是“小別勝新婚”,
陳可愛從一進門開始就玩得很認真,
至於小Nana,上次我們來時她還走得不太穩,
現在已經滿場飛趴趴走了,
完全呈現“劉姥姥逛大觀園的氣勢”,
看什麼都新奇,看什麼都有趣,
對很多東西也都表現出極大的反應,
跟之前很不一樣,
讓阿母我在心裡不捨的吶喊了好幾次“我的小baby長大了呀,長大了呀~“!
我今天做了一件”偷吃步“的事情,
話說博物館內的球形劇場是”建議“四歲以上才能入場,
原因是怕未滿四歲的小朋友因為劇場內燈光太暗而害怕,
或因為音效太大聲而被嚇到,
也擔心四歲以下的小朋友因為影片內容較深看不懂而耐不住性子想要離開,
因為這個劇場由六架投影機從後方投射,
只要有觀眾走動,就會影響播放,
所以萬一有小朋友吵著要離開,的確會干擾到影片的播放,
但是,我反覆思量後覺得”陳可愛一定沒有問題!“,
第一,他不怕黑也不怕聲音大(大嗓門的人很少怕吵的啦!);
第二,雖然他聽不懂英文,但是他有十足的好奇心,
之前我們帶他去洛杉磯的科學博物館時看了一場IMAX的3D影片,
長達一小時的電影,他完全聽不懂旁白在說什麼,但是他看得很認真,
真有不懂的地方也知道要小聲問我;
第三,我知道這個體驗會帶給他很多不同於以往的感官刺激;
基於上列理由,我決定忽略一下館方的“建議”,
(不太乖的行為,真的不可取,我有練過,不要隨便學喔!)
我們看的影片片名為“LIFE-A Cosmic Story”,
從宇宙星球的誕生開始講起,並解釋生命的起源,
片中還提到單細胞生物與多細胞生物等概念,
30分鐘的時間裡我戰戰兢兢地觀賞,並隨時注意陳可愛的反應,
見他一臉認真,並沒有分心或是不耐,
一度還因為影片的真實度太逼真而緊張了一下,
我就伸手過去握著他的手,輕輕拍拍他讓他感到安心,
看完影片後我問他好不好看,
他笑顏逐開的回答我:“好看~好好玩~但是我有一點點害怕~”,
細問他為什麼感到害怕,他說不太清楚,
我猜應該是影片中有一段由外太空慢慢往地球中心移動的畫面,
速度感太快也太過真實,讓人有種要“掉下去”的錯覺,
這種感官上的刺激讓他感到有點害怕吧?!
後來,我問他下次還要不要去看電影,
他說:“好~我要看~但是看別的,不要看這一片了,我有一點點害怕!”,
我回答:“哈!好的,沒問題!下次如果還有適合的影片,我再帶你去闖關吧!”。
當我帶陳可愛去看影片時,陳漢尼帶著小Na去探索教室,
那裡有很多標本可以觀看可以觸摸,
還有很多書籍和遊戲,
陳漢尼說那是一個很有趣的地方,下此有機會應該在那裡多花一點時間。
我們一家來過這個博物館這麼多次,
我卻是在今天玩完後才首度很驚訝地發現“原來陳可愛這麼喜歡這個博物館!”,
看來新年度的會員資格又是非買不可啦!!
3).我們家裡我跟小孩講中文,陳漢尼跟小孩講廣東話,
(他是正港台灣人,但是小時候住香港,所以中文和廣東話都流利)
雖然每天在家裡陪著孩子們的是我,
但是陳小Na會講的話有不少是先會講廣東話後才會講中文,
最近她很愛很愛聽故事,
每天無時無刻都會拿著書追著我們跑要我們講,
也會自己拿著書乖乖坐著猛看,
今天晚上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Nana拿了故事書要陳漢尼講給她聽,
那是本英文故事書,陳漢尼用廣東話講,小妞竟然抗議的猛揮手說“NO!”,
呼~這妞兒真的很有主見啊!
9/21/2014 (Sunday)
1).陳可愛今天的游泳課是一堂失敗的課,
後半段的時間裡他幾乎是坐在池邊的,
他一臉沮喪與落寞,有種小媳婦受了委屈的感覺,
我看得出來有事情讓他不開心,
在家長等候區等待的我本來想衝進去關心他,
思考後決定不要插手,以免影響他上課,
下課後我拿著浴巾走去找他,
他看到我嘴一扁眼淚在眼眶裡轉啊轉的,
我問他怎麼了,
他回答我:“媽媽,我想妳,我想妳陪我...”,
我對於這個答案感到很納悶,
因為他已經獨自學游泳好一陣子了,
之前從來沒有過上課中途想要找我們的情形,
為母我的直覺是,他對於這個班級的老師與同學還沒有產生全然的安全感,
怎麼說呢?
這個老師冷冷的,不是很熱情的那種,
而且她上一堂課曾經毫不留情的處罰了陳可愛,
班上的某個女同學,今天還有一度一直叫陳可愛不要過來,不要接近她,
我想這些都是讓陳可愛感到不安的原因,
我該怎麼幫助他適應新班級呢?!
唉~先來進行精神喊話式的溝通吧!
2).下午我們去Oakland Zoo玩,
距離我們上次來也不過一個月的時間,
但是很明顯的,Nana對動物們的反應更加活潑有趣囉!
只要看到有“喙”的,一律狂喊“鳥~”或是“鴨鴨~”,
一旦我幫她認證那是一種鳥類,
她就會呼喊她爸和她哥來看鳥,
通常是聲音非常熱情有勁的大叫“爸爸~鳥~鳥~”和“寶寶~鳥~鳥~”,
喊不到人來(通常她阿爸和哥哥都在遙遠的地方自己玩耍),
就對著路人說“鳥~鳥~鳥~”,一定會叫到有人轉頭看她為止。
如果看到有毛的,四隻腳在地上走路的,
Nana就叫牠們“wolf~wolf~"(英文中狗的叫聲),
由於動物園裡的籠子裡沒有關著任何一隻狗,
她每次被我糾正都感到很疑惑,一臉“怎麼可能沒有狗狗?”的表情,
後來乾脆指著“黑猩猩”叫“Bear~~~Bear~~~",
再轉頭很得意的看著我,
我一臉正經的回答她“她們不是Bear~是Chimps~",
然後再囉哩八嗦的解釋了一堆黑猩猩們的特色,
小妞聽了一臉認真,
聽完後,很開心地指著籠子大喊“WOLF~WOLF~",
因為說時遲那時快,有一隻黑猩猩爬呀爬的從高台上爬了下來,
全身毛絨絨四隻腳著地,
完全符合小妞對狗狗的定義,
阿母我兩手一攤,罷也罷也,多說無益啊!
動物園區逛完,我們照例轉戰遊戲器區,
今天遇到一個一樣是台灣人的媽媽,
她指著陳可愛對我說:“妳兒子好活潑好可愛啊~”,
我回了她謝謝後就跟她攀談了起來,
才發現她也有兩個小孩,兩個小孩的年紀一樣也是相差25個月,
一樣也是三歲配上一歲,只不過她們家的組合是姊弟,
她問我是不是自己帶,我說”是啊,兩個都自己帶“,
她就說:”妳好厲害,我只帶週末就累死了“,
我笑著說:”真的是無敵累,所以週末都要找地方出去玩,出門比窩在家裡容易多了,出了門起碼省了自己關起門來彩衣娛親的力氣啊!“,
說完,我們都笑了,
我想她會自己一個人帶兩個小孩來動物園也是一樣的理由吧?!
9/22/2014 (Monday)
1).陳漢尼睡覺前跟我說:
“我上了一天班,身體累累的,
通勤開車壓力大,心情也沒特別好,
但是,當我按下車庫門的開關時,
樓上書房的窗戶邊探出陳可愛的頭,
他開心地對著我笑對著我揮手,
我心情馬上就跟著開心起來了~”,
我笑著回答他:
“我早就告訴過你啦,你是這樣子被期待著的,
每次車庫門一開,兩個小孩都會立刻放下手邊的玩具或是書本,
二話不說,一邊大聲喊著『爸爸回來了』一邊衝去窗戶邊看你對你揮手,
他們等著你回家的心情,是這樣表露無遺啊!“
這是愛,無需解釋!
9/23/2014 (Tuesday)
1).早上帶小孩去圖書館聽故事,
今天連聽兩節,結束時剛好接近中午午餐時間,
我跟陳可愛說要去Whole Foods買點菜和肉,順便買Pizza回家吃,
還說要在附近一家蠻不錯的糕點店買幾個蛋塔回去當點心,
他對我的提議非常滿意,
主動彎下腰跟Nana解釋我們接下來要去做什麼並順勢牽起她的手說:“來~牽手~在停車場一定要牽手喔~”,
阿母我牽著Nana另外一隻手,看著我們三個人的影子,覺得有點小幸福!
2).今日晚餐:豆腐煎蛋+乾煎白鯧魚+清炒波菜+山藥排骨湯
9/24/2014 (Wednesday)
1).“親愛的小Nana,滿十六個月快樂!”
今天小妞給了我一個小驚喜,
當我唱“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給她聽的時候,
她疑似主動接唱了每一個段落的尾音(star, are, high, sky),
這幾個字的尾音發音對小嬰兒來說都是相對簡單的音,
她很早就對這些發音很熟悉了,
但是她能夠接唱歌曲還把音都唱在對的音調上,還是讓我驚喜了一下!
再次證明,老二的學習不是靠爸媽在教的,
而是家裡那個三八又雞婆的老大在教的,
咦?!所已長兄如父這句成語是這樣來的?!(誤)
2).兩個小孩今天都睡到十點多,讓阿母我睡了一個大飽,
結果就是,我起床後就因為神清氣爽所以手腳分外俐落,
卯起來煮了鍋味噌湯還滷了鍋加了豆干滷蛋和豬小排的肉燥。
3).下午我突然發現大姨媽來訪,
低頭檢查底褲發現時忍不住喊了聲:“啊~慘了~”,
陳可愛人就在我身邊,聽我這麼一喊,順勢問道:“媽媽,妳什麼事?”,
我沒多說就往廁所衝去,
他跟來的時候,我告訴他:“沒什麼,媽媽月經來了”,
他馬上接著問:“要不要我幫妳拿?”,
我坐在馬桶上抬頭看著他一臉認真的樣子,
心裡思量著:“這小傢伙知道我需要什麼嗎?”,
我笑著回答他:“好啊,請你幫我拿!”,
我沒有把物品名稱正確地講出來,目的是想看看他是不是真的知道,
十秒鐘後他去我衣櫃的收納籃裡拿了一根棉條來給我,
還很貼心的問我:“要不要我幫妳打開?”,
他的舉動讓我微笑了好久~好久~
“兒啊,以後也要這樣體貼女朋友和老婆,好嗎?!”
4).今日晚餐:滷肉飯+滷味+炒青江菜+蒜頭炒蝦+味噌豆腐湯
9/25/2014 (Thursday)
1).下雨了!!!終於下雨了!!!
匝匝實實地下了個滴滴答答響,希望對加州旱象的解除有點幫助!
2).雖然下雨是件很值得開心的事情,
但是孩子們啊,你們真的不用超級反常的不到七點就起床來呀!
這是想要累死誰?
阿母我還有個大姨媽要對付耶!(昏~)
3).我們大家合力蓋了一棟大房子!
蓋完後,我一整天都在哼孫燕姿的歌,
啦啦啦~我要一所大房子,有很大的落地窗戶,陽光灑在地毯上,也溫暖了我的被子...
4).今日晚餐:烤雞翅+涼拌豆腐+蒜頭炒蝦+清炒綠花椰菜
9/26/2014 (Friday)
1).白天我自己帶著孩子去Gymboree的Open Gym小玩了一下,
傍晚我和陳漢尼又帶著孩子去公園的play ground跑跳了一翻,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些大肌肉伸展的跑跳讓孩子們胃口大開,
今天兩個人兩頓飯都吃得很好,
輕輕鬆鬆的兩頓飯讓我覺得通體舒暢啊!!!
2).我今天遇到一個孩子,她的眼神好孤單,孤單得讓我心疼,
她不斷地透露出“請注意我,請跟我玩”的訊息給周遭所有的人,
但是很可惜的是她不知道該怎麼讓別人跟她一起玩,
所以她莽撞得一直介入別人的遊戲或是搶走人家手上的東西,
手法拙劣到沒有人知道她想要的不過是“一起玩”罷了,
所以她依舊孤單,孤單的跑了個滿頭大汗...。
我心疼那孩子,也懊悔我沒有把握住機會給她一點溫暖,
就在她硬生生的拿走我和陳可愛還有Nana手上正在玩的球時,
我只顧著想要教會陳可愛“世界很大,球很多,別人拿走這顆球,我們還有別顆球可以玩,不用搶回來沒關係!”,
所以我走上前去拉住陳可愛想讓他放棄去跟那小孩搶球,
我要他深呼吸,想清楚我說的話有沒有道理,
但是我失敗了,陳可愛還是死心眼的想把我們剛剛玩的球拿回來,
然後,他也成功了,因為他力氣和速度都比較快,
接著,那孤單的孩子就哭了,哭得委屈,哭得好無助,因為她被她媽媽罵了...。
基本上,我覺得陳可愛去把那顆球搶回來於理上並沒有不對,
因為那是我們“正在”玩的球,
因為是別的孩子硬生生地打斷了我們的遊戲,
而且我們家對於“玩具歸屬權”的不變定理是“不拿別人手上正在玩的玩具”,
我們不可以去拿別人正在玩的玩具,一定要耐心等別人玩完,
相同的,別人也不可以拿走我們正在玩的玩具,
這是對物權的尊重,
但是如果我們可以有禮貌地問別人可不可以一起玩,
也可以選擇接受或是拒絕別人想要跟我們一起玩的請求,
這更是尊重,
他今天只不過是執行了他對於他的物權的保衛,
但是,我回家後想想,
對於陳可愛這個“誰都可以一起玩”的玩咖,
我其實很容易引導他把事情從“別人搶了我們的球”改變成“別人也想跟我們一起玩”,
陳可愛一定會樂意跟那孤單的孩子一起玩的,
這樣一來就皆大歡喜啦!
唉~~可惜阿母我當時沒想到啊~~
我想跟那個孤單的孩子說:“孩子,下次有機會遇到妳,讓我們做妳的朋友吧!”
-the end-